天然产物具有复杂多变的结构和显著的生物学效应,是创新药物的重要资源。大连医科大学马骁驰教授团队深耕于药物作用靶点及机制等研究领域,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团队依托于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等科研平台,结合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交叉领域的研究方法,围绕中药药效物质及新药分子发现、药物作用靶点机制等方向展开系统研究。他们的工作展示了通过寻找中药分子的新靶点来解析分子新的药物作用机制,为中药及其复方的体内药效物质作用研究、药效靶点表征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团队的研究成果已在多个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如Cell、J Hepatology、GUT、JACS、Sci Adv、PNAS、Angew Chem、Microbiome、Biomaterials、ACS Central Sci等,这些论文不仅展示了团队近年来在中药及其复方的体内药效物质与作用机制研究、药效靶点表征、新药分子发现等研究进展与突破,也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这些工作,马骁驰教授团队正在推动中药分子作用靶点及机制等相关研究的发展,并为全球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本文以时间顺序继续为大家系统性展示文章思路,供大家学习。
01 团队整合中药成分分析及靶点筛选技术揭示苦参主要活性成分苦参素通过靶向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治疗相关神经炎症疾病
2022年2月马骁驰团队在PNAS (IF=9.4)上发表题为“Kurarinone alleviated Parkinson's disease via stabilization of 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 in animal model”的文章,本研究中首先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苦参及其入血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表型实验发现了对神经炎症具有改善作用的主要的活性成分苦参素。进一步利用TPP/CETSA+MS和溶剂诱导的蛋白沉淀SIP确定了苦参素的直接靶点蛋白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HE。功能性实验表明苦参素抑制sEH 活性以提高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EET的内源性水平,从而稳定 GSK3β 磷酸化。这些结果表明苦参素在相邻但不相同的位点与sEH酶结合,以阻断与sEH抑制剂在啮齿动物模型中显示出疗效的相关神经炎症疾病。
02 团队整合靶点筛选与验证技术揭示紫草素靶向NEMO/IKKβ抑制结直肠癌生长
2022年3月马骁驰团队在STTT (IF=40.8)上发表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a small-molecule inhibitor targeting NEMO/IKKβ to suppress colorectal cancer growth”的文章,本研究首先利用动物学实验发现紫草素能够下调炎症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结直肠癌进展。进一步采用TPP/CETSA+MS和SIP等技术发现NEMO/IKKΒ复合体是紫草素发挥抗癌活性的可能靶点,且紫草素通过抑制IKKβ激酶的活性来减弱NF-κB的活化,降低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这些结果揭示了SHK抑制NEMO/IKKβ复合体形成的潜在机制,将有助于为炎症性疾病和癌症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03 团队整合靶点筛选与验证技术揭示泽泻醇B通过靶向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治疗急性肾损伤
2023年1月马骁驰团队在Int J Biol Sci (IF=8.2)上发表题为“Direct targeting of sEH with alisol B alleviated the apoptosis,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cisplatin-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的文章,本研究首先通过功能性实验发现泽泻醇B可以显著减轻顺铂急性肾损伤的肾小管凋亡、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进一步利用LC-MS/MS、SPR和DARTS等技术分析发现泽泻醇B可以直接靶向结合并抑制sHE活性,进一步抑制GSK3β,最终缓解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这些发现表明,泽泻醇B通过GSK3β-介导的p53、NF-kB和Nrf2信号通路靶向sEH,减轻顺铂诱导的AKI,可以作为治疗AKI的潜在药物。
04 团队整合靶点筛选与验证技术揭示蟛蜞菊内酯通过靶向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
2023年2月马骁驰团队在ACS Central Science (IF=12.7)上发表题为“Macrophage Inactivation by Small Molecule Wedelolactone via Targeting sEH for the Treatment of LPS-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的文章,本研究首先利用LC-MS/MS发现了小分子蟛蜞菊内酯的抗炎抗氧化靶点蛋白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EH,并采用MST、DARTS/CETSA+WB等方法验证了二者间的直接作用关系。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蟛蜞菊内酯可以通过与sEH上的Phe362和Gln384相互作用抑制sEH活性,提高EETs水平,从而调节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GSK3β)介导的核因子κB (NF-κB)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通路,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这些发现为缓解炎症和氧化应激治疗ALI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并表明蟛蜞菊内酯是开发新型合成sEH抑制剂的天然先导候选物。
05 团队证明紫草素和壳聚糖纳米粒子通过靶向上调RIPK3等表达协同诱导肿瘤细胞坏死
2024年5月马骁驰团队在Biomaterials (IF=12.8)上发表题为“Shikonin and chitosan-silver nanoparticles synergize against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hrough RIPK3-triggered necroptotic immunogenic cell death”的文章,初步研究发现紫草素(SHK)和壳聚糖银纳米粒子(Chi-Ag NPs)联合使用可以调控4T1细胞中的RIPK3有效杀死肿瘤细胞。随后,为了解决药物在体内应用缺乏选择性的问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纳米复合物MUC1@ACS NPs,通过免疫荧光及成像实验发现MUC1@ACS NPs中的SHK和Chi-Ag NPs可以通过靶向上调RIPK3、pRIPK3和四聚体MLKL的表达,协同诱导肿瘤细胞坏死,从而有效触发ICD。这项工作强调了纳米颗粒在坏死性ICD期间介导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06 团队整合筛选与检验技术证明肝细胞AQP8是胆结石治疗的有前途的药物靶点
2024年9月马骁驰团队在Journal of Hepatology (IF=26.8)上发表题为“Hepatocyte Aquaporin 8-mediated Water Transport Facilitates Bile Dilution and Prevents Gallstone Formation in Mice”的文章,本文首先通过构建调控水通道蛋白AQP8的高通量筛选体系,对中医治疗胆结石的20种常用“利胆”中药进行筛选,从中药灯盏细辛中分离出药效活性小分子灯盏乙素。通过pulldown等技术进一步的机制研究鉴定到AQP8的互作蛋白HIF-1α,且灯盏乙素通过抑制HIF-1α与HSP90的相互作用,促进了HIF-1α的泛素化降解,从而上调AQP8基因表达,促进胆汁分泌,发挥利胆作用。总之,AQP8在肝脏胆汁形成过程中促进水运输和胆汁稀释方面起关键作用,从而减轻小鼠胆结石的形成,证明了AQP8是胆结石治疗的有前途的药物靶点。这一研究成果为现代医药领域开发新型胆结石治疗药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总结与讨论
大连医科大学马骁驰教授团队的文章研究即广又深,在研究药效靶点表征的基础上更好的解析了中药分子新的药物作用机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医药理论,也为现代医药领域开发新型治疗药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天然产物是药物发现的宝贵资源,靶点“钩钓”等新技术的发展对中药功效科学内涵阐释起着极大的助力作用。达吉特可以为你提供20K人类蛋白组芯片、pulldown、DARTS、CETSA等靶点筛选技术,为您更好地解决机制研究中的难题。
达吉特专注于药靶研究,可为您寻找药物靶点提供多种多样的专业的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助您解决药物靶点-机理研究中的各种难题。
达吉特针对于中药及小分子药物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服务体系:
1)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高精度鉴定;
2)中药有效成分与代谢物组织空间分布
3)小分子化合物批量标记(生物素/炔基/荧光)
4)小分子钓靶(标记法):20K人类蛋白组芯片/ ABPP
5)小分子钓靶(非标记法):DARTS /Lip-MS/ CETSA
6)膜蛋白靶点筛选技术:SPIDER / MPA
7)药物调控通路筛选:磷酸化抗体芯片/磷酸化蛋白组
8)SPR表面等离子共振(分子动力学)
9) 药-靶结合位点分析(高分辨质谱/分子对接)
10) PET-CT与药物分布小动物活体成像
11)天然产物化合物库筛选